晋王龙骧墓

虎旗龙舰顺长风,坐引全吴入掌中。
孙皓小儿何足取,便令千载笑争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晋王龙骧墓》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段历史场景,并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句“虎旗龙舰顺长风”以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晋王龙骧率领的强大军队。虎旗代表勇猛,龙舰象征威严,顺长风则暗示了势不可挡的气势。这句诗通过几个关键词,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军事画面。

第二句“坐引全吴入掌中”继续描绘晋王龙骧的军事成就。这里的“全吴”指的是整个吴地,而“入掌中”则形象地表达了晋王如何轻而易举地掌控了这片土地。这句诗强调了晋王的智谋和领导力,不必亲自上阵,便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第三句“孙皓小儿何足取”则是对吴国末代君主孙皓的评价。孙皓被称为“小儿”,显然是在贬低他的能力和地位,认为他根本不值得晋王认真对待。这句诗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晋王的英雄气概。

最后一句“便令千载笑争功”则是对历史的一种讽刺。晋王的功业本来已是尽人皆知,但后人却为争功而争斗,这无疑是一种可笑的行为。这句诗表达了对那些急于争功者的不屑,同时也暗示了晋王的功绩已经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无需后人再去争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赞美了晋王龙骧的军事才能和历史功绩,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争功逐利的行为。它不仅展现了历史的辉煌,也提醒人们要以更宽广的胸怀看待功名利禄。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