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
幽云在山凹,廿载不一出。
自看山外云,雷电相砯激。
沛然作飞雨,沃沃大块湿。
兆民仰头瞻,踊跃或騃立。
自顾轻薄躯,荷风即散逸。
既赖崖护持,更复何所乞。
悠悠知我心,渰渰无南北。
向暮归禽来,鸣我崖之侧。
自看山外云,雷电相砯激。
沛然作飞雨,沃沃大块湿。
兆民仰头瞻,踊跃或騃立。
自顾轻薄躯,荷风即散逸。
既赖崖护持,更复何所乞。
悠悠知我心,渰渰无南北。
向暮归禽来,鸣我崖之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幽静的山间云朵,通过云的视角展现了一种与世无争却又心系天下的情怀。
开头写这片云二十年来静静停留在山凹里,默默观察外界风云变幻——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大地被雨水滋润,百姓欢呼雀跃。这里用云的"看"字巧妙转换视角,让静止的云成为世事变迁的见证者。
中间部分云在自省:知道自己身体轻盈,一阵风就能吹散,全靠山崖庇护才能存在。这种描写既写实(云依附山形而存),又暗喻人需要精神依托。云不贪求更多,只求安稳,却依然心系四方("渰渰无南北"指云气弥漫不分南北)。
结尾处傍晚归鸟飞来,在云栖息的崖边鸣叫,画面突然生动。这个细节让全诗从宏大叙事回归到宁静的山间日常,云与飞鸟的互动暗示着万物各得其所的自然和谐。
全诗最动人的是云的双重性格:既是超然物外的观察者,又是需要庇护的脆弱存在;既满足于山间宁静,又心系天下苍生。这种矛盾统一让诗歌既有隐逸之趣,又含济世情怀,就像我们每个人:虽过着平凡生活,却总忍不住关心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