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杂诗 其三 (庚子稿,清光绪二十六年)

力遣孱王摄虎威,残疆何止割南圻。
云山北向空挥泪,孤负遗民望黑旗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末诗人对当时中国遭受列强欺凌的悲愤之作,用直白的语言控诉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清政府("孱王"指软弱无能的统治者)明明手握国家权力,却像被老虎吓破胆一样向列强屈服,导致大片国土被割让("南圻"指越南南部,这里代指中国被割让的领土)。诗人用"摄虎威"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刻画出清政府在列强面前畏畏缩缩的样子。

后两句转向描写百姓的苦难:北方的大好河山只能眼睁睁看着沦陷("云山北向"),百姓们流着无用的眼泪。最可悲的是,那些还在坚持抵抗的百姓("遗民")原本指望黑旗军(当时抗法的民间武装)能保护他们,现在这个希望也落空了。"孤负"二字充满痛心,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失望情绪的深刻理解。

全诗没有用任何难懂的典故,就像在当面痛斥清政府的无能。诗人用"孱王"、"虎威"、"挥泪"这些形象化的词语,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当时中国的屈辱和百姓的痛苦。这种直抒胸臆的写法,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冲击力,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百年前那份沉痛的爱国之情。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