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新原林道士

我识华阳林道士,步虚空里带淮腔。
几年挂剑茅君洞,一夜渡船扬子江。
醉酒惯眠松下石,题诗爱近水边窗。
仙家白鹤养无数,不惜人间借一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林道士的仙人形象,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和自由洒脱的情感。

首句“我识华阳林道士,步虚空里带淮腔”点明了诗人与这位道士的相识,林道士行走在虚空之中,说话带着淮地的口音,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步虚空”暗示了道士的仙家风范,仿佛他已经脱离了尘世的束缚。

接下来“几年挂剑茅君洞,一夜渡船扬子江”描述了林道士的行踪。他曾在茅君洞中修行多年,挂剑象征着修道的宁静与超脱;而一夜之间他又渡过了扬子江,展现了道士行动的自由与迅捷。这两句既表现了道士的修行生活,也突出了他无拘无束的性格。

“醉酒惯眠松下石,题诗爱近水边窗”进一步描绘了林道士的日常生活。他喜欢在松树下的石头上醉酒酣眠,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闲适与自在。同时,他也喜欢在水边的窗前题诗,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诗意的追求。这两句诗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体现了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仙家白鹤养无数,不惜人间借一双”点明了林道士的仙人身份。他养了无数白鹤,白鹤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仙境,暗示了道士的超凡脱俗。而“不惜人间借一双”则表现了道士对凡人的慷慨,愿意将仙家的白鹤借给人间,仿佛他虽已超脱尘世,但仍心怀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林道士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位自由洒脱、超然物外的仙人形象。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种超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充满了仙气和诗意,给人以宁静、自由的感觉。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