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梦中得句,与此解起句适合,因足成之
和愁带恨,凭得阑干破。
消息问梅魂,料伤春、未应偏我。
寒灰心死,犹自拨阴何,堪绝倒,子桑琴,裹饭知谁过。
催年腊鼓,不听情犹可。
吟袖贮寒多,共西山、冻眉深锁。
微茫斗外,愁认帝王州,自酹酒,问东皇,真个春回么。
消息问梅魂,料伤春、未应偏我。
寒灰心死,犹自拨阴何,堪绝倒,子桑琴,裹饭知谁过。
催年腊鼓,不听情犹可。
吟袖贮寒多,共西山、冻眉深锁。
微茫斗外,愁认帝王州,自酹酒,问东皇,真个春回么。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寒冬里的孤独与苦闷,以及对春天能否到来的深深怀疑。
开头"和愁带恨,凭得阑干破"是说主人公满腹愁绪,靠在破旧的栏杆上。这里的"破"字用得巧妙,既写栏杆破旧,也暗示心情破碎。
"问梅魂"是向梅花打听春天的消息,但梅花似乎也沉浸在伤春情绪中,这让主人公更觉孤独。"寒灰心死"这个比喻很形象,把冰冷绝望的心情比作熄灭的灰烬,但即便如此,主人公还在强打精神("犹自拨阴何")。
中间用"子桑琴"的典故,说的是古代隐士子桑穷得吃不上饭,朋友裹着饭去看他。这里反用典故,暗示现在连送饭的朋友都没有了,突出孤独感。
下半阕写时间流逝("催年腊鼓"),但主人公已无心关注。他感觉自己的衣袖都积满了寒气("吟袖贮寒多"),和西山一样冻得皱起眉头。这个拟人手法很生动,把人和山都写得瑟瑟发抖。
最后望向微茫的星空,怀疑京城("帝王州")是否真能迎来春天。主人公独自喝酒问春神东皇:春天真的会来吗?这个结尾很有冲击力,把全词的孤独感和对希望的怀疑推向高潮。
整首词用寒冬景象烘托内心孤寂,把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如冻眉深锁的西山),最后用一个直白的疑问句道出心声,感染力很强。虽然写的是古人情怀,但现代人读来也能共鸣那种在困境中期盼光明的心情。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