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藕

碧节冰丝透薄寒,金波初出荐雕盘。
昔曾太华峰头见,今向佳人掌上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切莲藕的场景,但通过细腻的比喻和联想,把日常小事写得充满诗意。

前两句写切开的莲藕: "碧节冰丝透薄寒"——藕段像碧玉雕琢的关节,藕丝像冰晶一样透明,带着微微凉意。这里用"碧节""冰丝"形容藕的外形和质感,画面感很强。 "金波初出荐雕盘"——切藕时溅出的汁水像金色水波,盛放在精美的盘子里。"荐"是摆放的意思,说明这是道精致的菜肴。

后两句由藕联想到仙境和美人: "昔曾太华峰头见"——太华峰是华山,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诗人说以前在仙境见过这样的藕,暗示藕的洁白晶莹如同仙物。 "今向佳人掌上看"——现在却在美人的手中看到。把切藕的女子比作"佳人",藕在她手中更显珍贵,仿佛仙物落入凡间。

全诗妙在: 1. 把普通莲藕比作仙家之物,抬高了日常事物的格调 2. "碧节""冰丝""金波"这些颜色词让画面很鲜活 3. 通过"仙境→人间"的对比,让切藕这个动作变得优雅动人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从物到人、从现实到想象的跳跃

本质上是用写仙家珍宝的笔法来写厨房里的莲藕,让生活琐事也有了超凡脱俗的美感。这种"化平凡为神奇"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