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正觉寺

月落僧窗暗,衾单客梦惊。鸡鸣催客起,犬吠恶人行。

蓐食事已毕,膏车天未明。畏涂饥饿岁,哪得事宵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寺庙借宿的夜晚,通过几个生活化的片段,生动展现了赶路人的艰辛和不安。

第一句"月落僧窗暗"用月亮西沉、僧房窗户变暗的画面,交代时间已到后半夜。第二句"衾单客梦惊"写薄被难御寒,旅人从梦中惊醒,暗示住宿条件简陋。

三四句用鸡鸣犬吠的声音描写黎明时分的动静——公鸡打鸣催促客人启程,狗叫声似乎预示着前路凶险。这里"恶人行"不是真的骂狗,而是借狗对陌生人的警惕,反映旅人内心的忐忑。

五六句写准备出发的场景:匆匆吃完早饭(蓐食),给车轴上油(膏车)做好出行准备,但天色还没亮。最后两句直接点明旅途的艰难:在这饥荒年景走危险的路(畏涂),哪敢连夜赶路(宵征)呢?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月落到黎明,通过"惊醒-听闻-准备-感叹"四个层次,把古代旅人风餐露宿、担惊受怕的奔波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普遍的人生体验:在陌生环境的不安,面对未知前路的忧虑,以及为生活不得不硬着头皮上路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