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官舍夜作二首 其二

窗户纳凉气,吏休散朱墨。
无事一翛然,形神罢拘役。
暂愒岂非闲,无论心与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公务员下班后的悠闲时光,充满了现代人也能共鸣的松弛感。

前两句像镜头一样展开:夏夜推开窗户,凉风扑面而来,官员结束了一天文书工作,终于搁下朱笔和墨砚。这里"朱墨"代指繁琐的公务,就像现代人下班关电脑的动作。

中间两句是下班后的真实写照:没有公务缠身,整个人像小鸟般自由自在,身体和心灵都从工作中解放出来。"翛然"这个词特别生动,像小鸟抖落羽毛般轻松。

最后两句升华了主题:短暂的休息不仅是表面的空闲,更是心灵真正放空的时刻。诗人说这种惬意不需要刻意追求,自然而然就达到了身心合一的放松状态。

全诗妙在把公务员的日常写出了禅意,用开窗纳凉、搁笔休息这些小事,道出了现代人同样渴望的"下班自由"。那种从工作中抽离的治愈感,就像今天我们关上电脑长舒一口气的瞬间。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