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太傅祠

陈书痛比秦庭哭,作赋情同楚奏哀。
已遣长沙忧不返,如何宣室召空回?
身逢明主犹嗟命,天夺中年亦忌才。
此日题诗还下拜,也如君吊屈原来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参观贾谊祠堂时的感慨。贾谊是西汉著名政论家,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一生充满怀才不遇的悲剧色彩。

首联用两个典故:把贾谊的《陈政事疏》比作当年申包胥在秦庭痛哭救楚的悲壮,将贾谊的辞赋比作楚国音乐中的哀伤曲调。这两个比喻生动展现了贾谊忧国忧民却无力回天的痛苦。

颔联说贾谊被贬长沙时已预感到自己难以重返朝廷,后来虽然被召回长安,却在宣室殿徒劳无功。这里用"忧不返"和"召空回"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命运的捉弄。

颈联直接点出核心矛盾:即便遇到汉文帝这样的明君,贾谊仍然命运多舛,而他的早逝更像是上天嫉妒他的才华。这里"犹嗟命"和"亦忌才"用得非常精妙,把个人命运与天意之间的矛盾写得淋漓尽致。

尾联最动人,作者在祠堂题诗跪拜,说自己就像当年贾谊吊祭屈原一样。这个场景跨越时空把两个怀才不遇的文人联系起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薪火相传的文人风骨。

全诗通过贾谊的遭遇,道出了古今才子共同的命运悲剧。语言凝练但情感充沛,用典自然不生硬,最后用自己祭拜的场景作结,既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感伤,读来令人唏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