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步过资福寺僧留饮出示净度文三教一理论戏书时寺门桂花烂开

一编净度出玄文,因憩书窗醉酒尊。儒释未须谈一二,且于花下立黄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寺庙赏花、与僧人交流的闲适场景,充满生活趣味和哲理思考。

前两句说僧人拿出一本叫《净度文》的佛经给诗人看,两人在书窗边喝酒休息。这里用"醉酒尊"(酒杯)这个细节,打破了人们对僧人清规戒律的刻板印象,显得很随性自在。

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说:我们不必争论儒家和佛教谁高谁低("谈一二"),不如一起站在桂花树下欣赏黄昏美景。这里用"花下立黄昏"这个画面,把抽象的哲学讨论变得具体生动。诗人用赏花这件小事告诉我们:与其争论理论,不如珍惜眼前的美好。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三教合一"思想,用喝酒、看花这些日常小事轻松表达出来。桂花烂开的寺庙、微醺的僧人、黄昏的花影,这些意象组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美。诗人用生活化的语言告诉我们:真理不在争论中,而在对生活的体验里。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