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安公石黄门二首 其二

草玄亭下浣花溪,载酒看花随杖藜。
青春不断黄牛峡,日日思君猿狖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意趣和思念之情的画面,语言清新易懂。

前两句"草玄亭下浣花溪,载酒看花随杖藜"像在说:在草玄亭旁的浣花溪边,带着酒壶、拄着拐杖悠闲地赏花。这里用简单的日常场景,传递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青春不断黄牛峡,日日思君猿狖啼"笔锋一转:虽然时光像黄牛峡的江水一样奔流不息,但我每天都在思念你,连山里的猿猴啼叫声都像是在诉说这份思念。诗人用"青春不断"这个比喻,把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又用猿猴的啼叫来烘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让无形的思念变得可感可知。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活中常见的景物(溪水、拐杖、猿啼)来表达情感,亲切自然
2. 通过对比手法,前两句写悠闲,后两句写思念,形成情感起伏
3. 善用比喻和拟人,把时光比作江水,让猿啼替人传情,生动有趣

诗人通过这样一首小诗,既展现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又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读来清新动人。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