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彦臣使还①
使节何煌煌,骑从造我门。
自陈世有通家旧,武冈太守之外孙。
俊哉舒侯贤宅相,执礼愈恭辞愈降。
老夫已是闭关人,甚厌传呼到闾巷。
须臾惊定还复悲,挽生近床为抱持。
尔外大父强健否,此来殊慰我所思。
黔阳到浙七千里,相问相看疑梦寐。
祥符年贬祭酒公,安江之阳无乃是?
自从隔却苍梧云,只字片言无得闻。
车书既同四海一,逢人每问旧参军。
立谈知生具才美,金钟大镛莫与比。
池上曾闻咏凤毛,诗中又见歌麟趾。
当今圣德及海隅,龙马出图龟负书。
直言治安容贾谊,喻蜀父老烦相如。
心存忠孝在年少,县官劝驾能应诏。
得时举步即青云,瑚琏从来在宗庙。
自陈世有通家旧,武冈太守之外孙。
俊哉舒侯贤宅相,执礼愈恭辞愈降。
老夫已是闭关人,甚厌传呼到闾巷。
须臾惊定还复悲,挽生近床为抱持。
尔外大父强健否,此来殊慰我所思。
黔阳到浙七千里,相问相看疑梦寐。
祥符年贬祭酒公,安江之阳无乃是?
自从隔却苍梧云,只字片言无得闻。
车书既同四海一,逢人每问旧参军。
立谈知生具才美,金钟大镛莫与比。
池上曾闻咏凤毛,诗中又见歌麟趾。
当今圣德及海隅,龙马出图龟负书。
直言治安容贾谊,喻蜀父老烦相如。
心存忠孝在年少,县官劝驾能应诏。
得时举步即青云,瑚琏从来在宗庙。
现代解析
《赠杨彦臣使还》是一首表达深厚情谊和时代感慨的诗词,全诗通过叙述与杨彦臣的交往,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国命运的关切。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杨彦臣作为使者来访,场面隆重,但作者自己已经习惯了隐居生活,不太喜欢被打扰。然而,杨彦臣的到来却让作者感到惊喜和感动。作者提到杨彦臣的外祖父曾是武冈太守,而杨彦臣本人也非常有才华,言辞谦逊,举止恭敬。这让作者不禁回忆起过去的人和事,感叹时光流转。
接着,作者提到杨彦臣从遥远的黔阳来到浙江,这一路上经历了艰辛,仿佛是梦中的相遇。作者还提到了祥符年间被贬的祭酒公,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命运的无常。他感慨自从与苍梧云(指远方的人)隔绝后,便再也没收到过消息,直到杨彦臣的到来,才让他重新感受到旧日的联系。
在诗的中间部分,作者称赞杨彦臣的才华,认为他像金钟大镛一样珍贵,诗才出众,如同传说中池边咏凤毛、歌麟趾的才子。通过这些比喻,作者表达了对杨彦臣的欣赏和敬佩。
最后,作者将目光转向了当下,提到当今圣德广被天下,龙马出图、龟负书的祥瑞之象,暗示了时代的繁荣。作者鼓励杨彦臣要心怀忠孝,抓住机会,像贾谊、司马相如那样为国效力,成就一番事业。他相信杨彦臣这样的才子,必能在宗庙(指朝廷)中有所作为,成为国家的栋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叙述和丰富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家国命运的关切。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广阔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