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明月度关山,中天照蕃汉。
十万良家子,嫖姚甲待旦。
健儿秋牧马,天子晓射雁。
亦有王明君,独抱穹庐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关月夜的壮阔画面,同时暗含对战争和离别的感慨。

前两句"明月度关山,中天照蕃汉"用月亮跨越关山、照耀胡汉两地,暗示边疆战事的紧张氛围。"十万良家子,嫖姚甲待旦"写将士们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战斗,展现军容之盛。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呈现两种生活场景:一边是士兵秋日牧马、帝王清晨射猎的豪迈生活;另一边却是"王明君"(指王昭君)独居毡帐、对月叹息的孤寂画面。这种对比突出了战争带来的反差——有人建功立业,也有人承受离别之苦。

最后两句聚焦王昭君的形象,她作为和亲公主的遭遇,象征着战争背后个人命运的无奈。一个"独"字道尽她的孤独,"叹"字则包含了对家国命运的复杂情感。

全诗以明月为线索,将边关将士的豪情与和亲女子的哀愁交织在一起,既有雄浑的边塞气象,又饱含深沉的人文关怀,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多面性。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