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徒毕堂翁老年伯蒙恩予告敬赋
萧相转输日,留侯辟谷年。扁舟移柳外,万骑祖江边。
鸥雨宿中细,豚风拜上平。乌衣维晚棹,黄鹄引归舷。
行止适然事,家园梦里天。持筹嗟独苦,释负得毋偏。
庚癸呼逾急,东南力巳朘。治安余汉策,茇芾想周贤。
朱绂真长物,苍生岂恝然。怀人歌不尽,甚者涕交涟。
别墅新题咏,汾阳暂敞筵。君恩无限处,未许卧林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退休高官(毕堂翁)的赠别之作,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表达了对这位长辈功成身退的祝贺,同时也暗含对时局的忧虑。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光荣退休(前八句)
用萧何(汉朝开国功臣)和张良(功成身退的谋士)的典故,比喻毕堂翁既有治国之功又能急流勇退。描写送别场景:小船停泊柳岸边,文武百官江边相送,连鸥鸟和风都显得恭敬。用"乌衣"(贵族)和"黄鹄"(仙鸟)暗示其高贵身份。
2. 家国情怀(中间八句)
说退休是顺应自然,但梦里仍会思念家园。称赞他掌管财政时独自承担辛苦,如今卸任也算公平。笔锋一转提到"庚癸"(古代军中缺粮的暗语),暗示当下东南地区民生艰难,需要像他这样的治国能臣。
3. 复杂心绪(后八句)
虽然红色官服已成身外之物,但百姓怎能轻易忘记他?作者越写越动情,甚至泪流满面。最后用郭子仪(唐代功臣汾阳王)的典故,说皇帝恩深似海,退休只是暂时宴饮,国家需要时还会被召回。
艺术特色:
- 善用对比:光荣退休与民生艰难对照
- 双关手法:"豚风"表面写江豚出没的风,暗指百姓的拜送
- 情感递进:从祝贺到担忧再到不舍
全诗在庆功宴的欢乐底色上,隐隐透露出作者对国事的关切,体现古代文人"身在江湖,心系庙堂"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