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
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朋友范南伯祝寿而写的,充满了豪迈的祝福和真挚的情谊。

上片用比喻赞美寿星:首句"秀骨青松不老"把朋友比作挺拔的青松,赞他风骨清奇、精神不老;"新词玉佩相磨"形容朋友写的诗词像美玉相击般清脆悦耳。后两句展开浪漫想象:说要乘着仙船(灵槎)去银河,摘几颗星星当寿礼,这个天马行空的比喻既显豪气又见巧思。

下片转入现实场景:在寿宴的楼台上,春风明月相伴,笙歌不断。最后两句最显真情——"留君一醉意如何"是热情劝酒,"金印明年斗大"则祝愿朋友来年能当大官(古代大印象征高官)。这里既有"不醉不归"的痛快,又有"步步高升"的吉利话,把祝寿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

全词妙在虚实结合:上片写仙气飘飘的银河摘星,下片写人间烟火的饮酒作乐,最后用"金印斗大"的祝福落地,既展现了文人雅趣,又充满生活气息。辛弃疾用豪放的笔调,把一场普通寿宴写得既风雅又热闹,可见他对朋友的真心祝福。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