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声四韵 其二

乡关何处是,舟楫自秋冬。
亦有趋庭礼,兼之令节逢。
别筵犹昨日,贫信漫催侬。
愁恨无多少,将诗取次供(冬)。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节日里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愁绪。

前两句"乡关何处是,舟楫自秋冬"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游子漂泊无依的状态。坐着小船在秋冬季节漂泊,连家乡在哪里都模糊了,这种迷茫感很能引起共鸣。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游子的矛盾心理:明明记得离家时告别宴席的场景("别筵犹昨日"),家里却频频来信催促归去("贫信漫催侬")。"趋庭礼"指回家看望父母的礼节,"令节逢"说又到了该团聚的节日,这些本该温馨的时刻,反而加深了他的愁绪。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诗人说自己的愁苦其实不算什么("愁恨无多少"),只能借写诗来排解("将诗取次供")。这种隐忍的表达方式,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他内心深沉的乡愁。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唠家常一样,把每个在外打拼的人都经历过的思乡之情娓娓道来。特别是最后那种"愁苦不说破"的含蓄,让这份乡愁显得更加真实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