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初道人归青州养亲

宴坐禅林度几秋,忽思归养指营邱。
遥知北海孔文举,应重江南汤惠休。
畏日流金征路远,长松偃盖旧房幽。
庭闱晨夕供甘外,高论弥天不易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名叫慧初的道人决定离开禅林,回到家乡青州去照顾年迈的亲人。诗的开头提到,慧初在禅林中静坐修行多年,突然有一天,他想起了家乡的亲人和那片故土,于是决定回去。这里的“宴坐禅林”指的是他在禅林中的修行生活,“归养”则是指他回家照顾亲人。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孔文举和汤惠休。孔文举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以孝道著称;汤惠休则是南朝时期的僧人,以诗文闻名。诗人用这两位人物来暗示慧初的孝心和才学,表达了对他的敬重。

然后,诗人描绘了慧初归途中的艰辛。夏日酷热,路途遥远,但慧初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让他坚持前行。“畏日流金”形容天气炎热,“征路远”则说明路途遥远。

最后,诗人想象慧初回到家乡后的生活。他将在幽静的旧居中陪伴亲人,尽孝道,同时继续他的高深思想。“庭闱晨夕供甘外”指的是他早晚照顾亲人的生活,“高论弥天不易酬”则是指他思想深邃,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慧初的故事,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同时也展现了慧初作为一位修道者的高尚情操和深邃思想。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让人感受到家庭温暖和道德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