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幽默自嘲的口吻,讲了一个看似吃饭实则有深意的故事。
上半部分用夸张的比喻写吃饭场景:像驴拉磨一样机械地转着脚(可能指吃饭时晃腿),牙齿嚼东西都嚼错了位置——活画出一个心不在焉的吃饭形象。后两句突然转折:原来这人连日忙着给人看病施药,就像掌舵行船般认真,结果现在连吃饭都走神。
最妙的是结尾三句:重复两次"错过",既是自嘲吃饭走神错过滋味,又暗指人生中容易忽略当下。最后一句抖包袱:可别被"宝公"(可能是寺庙高僧或作者自称)看破这份窘态,透着几分顽皮。
全词把日常小事写出禅意:我们常像拉磨的驴般机械生活,忙着济世救人却连吃饭都不会了。作者用饭碗碰撞声作引子,提醒世人:再忙也要活在当下,否则连牙齿"嚼错"的简单快乐都会错过。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