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二宣

旅憩高吟送晓钟,深怀野客寄行踪。
南登远道凭归雁,旧隐空山忆卧龙。
萝桂同心愁独住,莺花异日兴偏慵。
遥知别去多词赋,料得颠书也独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清晨钟声中思念远方友人的情景,充满对过往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友人现状的想象。

开篇"旅憩高吟送晓钟"用钟声点明清晨时分,旅人独自吟诗的场景。"深怀野客寄行踪"说明他正深深挂念着那位隐居山野的朋友(郑二宣)。

中间四句形成巧妙对比:南飞的大雁能帮旅人捎信,却无法带回友人消息;空山中的隐居处所依旧,却再也找不到当年像诸葛亮那样的隐士(指友人)。这里用"卧龙"比喻友人,显示其才华出众。接着用藤萝与桂花本该相依生长,反衬自己独居的愁绪;又用春日莺啼花开的热闹,反衬自己提不起兴致的状态。

结尾两句是诗人的想象:虽然相隔遥远,但他知道友人别后一定写了不少诗文,甚至可能像张旭(唐代著名草书家)那样狂放不羁地练习书法。这里"颠书"既指狂草书法,也暗含对友人不拘小节性格的欣赏。

全诗通过钟声、飞雁、空山、花草等意象,将思念之情写得既含蓄又深沉。最打动人的是诗人对友人才华的由衷赞赏,以及虽然身处两地却心灵相通的知己之情。诗中那种对隐居生活的怀念,也折射出古代文人对纯粹精神世界的向往。

林鸿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荐,授将乐县学训导,官至礼部员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归。工诗,为闽中十才子之首。有《鸣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