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赵公(崇源)

南风不竞惨悲声,幕燕泥牛总是惊。
玉牒名香时已逝,金枝花悴本难荣。
身明六籍忠仍孝,军满孤城死亦生。
后度推敲明月夜,江村村外寄幽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宗室成员(赵崇源)在动荡时代的悲壮命运。

首联用"南风不竞"暗示时局不利,"幕燕"(帐篷里的燕子)和"泥牛"(泥塑的牛)两个意象,生动表现了主人公在乱世中如惊弓之鸟的处境。这两个日常可见的事物被赋予深意,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主人公的不安。

颔联"玉牒"(皇室族谱)和"金枝"(皇室后裔)点明主人公的尊贵身份,但"时已逝"、"本难荣"又暗示这种身份在当下反而成了负担。这种今昔对比让人唏嘘。

颈联展现主人公的品格:精通典籍(六籍)却坚守忠孝,在孤城被围时视死如归。"死亦生"三字特别有力,说明精神永存,这种气节在今天依然令人动容。

尾联笔锋一转,描写主人公在月夜沉思、在江村寄托情怀的场景。这里的"推敲"不是字面意思,而是表现主人公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文人本色,在自然中寻找慰藉。这种将个人命运与自然景物结合的手法,让悲情中透出一丝超脱。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写出了特殊身份者在乱世中的无奈,又歌颂了忠孝节义的精神力量,最后以明月江村的宁静画面作结,让悲壮之情升华成一种永恒的生命感悟。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自然意境完美融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