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教授饭郑教授五首

卧龙山下鹿门居,消得幽人一草庐。
更有胜如诸葛处,稻花香里看芙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水间的悠然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闲适之趣。

首句"卧龙山下鹿门居"点明了居住环境——在卧龙山脚下,像古代隐士庞德公(曾隐居鹿门山)一样生活。这里用两位著名隐士(诸葛亮号卧龙,庞德公居鹿门)来暗喻自己的隐居状态。

第二句"消得幽人一草庐"说这样的环境正适合隐士,一间简单的茅草屋就足够了。"消得"二字透露出心满意足的感觉。

后两句特别精彩:"更有胜如诸葛处,稻花香里看芙蕖"。诗人说自己比诸葛亮还要惬意,因为能在稻花飘香的季节,悠闲地欣赏水中的荷花。诸葛亮虽然智慧过人,但为国事操劳,而诗人却能享受纯粹的田园之乐。

全诗通过对比历史名人,突出了隐居生活的自在美好。稻花、荷花这些寻常景物,在诗人笔下变得充满诗意,展现了中国文人向往的"淡泊明志"的生活理想。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能闻到稻香、看到荷花,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