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竹萧萧色,高斋凉暗侵。
连丛添径曲,空翠入帘深。
接叶青丝障,低枝碧玉簪。
翻愁搅清梦,时有箨龙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庭院中的生长姿态,以及它带给人的清凉感受和诗意氛围。

前两句写竹子刚栽下时的样子——竹叶沙沙作响,绿意让书斋变得阴凉幽暗。"萧萧"是竹叶摩擦的声音,"凉暗侵"生动表现了竹影带来的凉意慢慢渗透进房间的感觉。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竹子的形态:成片的竹林让小路变得曲折,青翠的竹色透过窗帘映入室内;竹叶相连像青色屏风,低垂的竹枝如同碧玉发簪。这里用"青丝障"和"碧玉簪"两个比喻,把静态的竹子写得既优雅又灵动。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原本清幽的竹林,却因新笋破土的声音("箨龙吟")搅乱了诗人的美梦。这里的"愁"不是真烦恼,而是带着惊喜的嗔怪,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竹子生长细节的细腻观察。

全诗通过声音、色彩、形态的层层刻画,把普通的竹子写得充满生命力。最妙的是结尾的转折,从静谧突然转入动态,让整首诗一下子活泼起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捕捉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