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场景下的牡丹花,最终落脚在普通人的生活情趣上。
前两句写的是权贵家的牡丹:第一句"侍中宅畔千馀朵"描绘高官府邸旁大片盛开的牡丹,第二句"兴庆池边四五枝"写皇家园林里零星种植的牡丹。这两处都是富贵之地,但作者用"千馀朵"和"四五枝"形成数量对比,暗示权贵们虽然拥有很多,却未必真正懂得欣赏。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城南王处士(隐士)家满园争奇斗艳的牡丹。一个"斗"字特别生动,既写出牡丹竞相开放的热闹景象,也暗含主人精心培育的心血。这里的"满园无数"与前文的"千馀朵"形成呼应,但意境完全不同——权贵家的牡丹是摆排场的装饰,而普通人家的牡丹才是真正活色生香的生命。
全诗的精妙在于:通过三种牡丹的对比,不动声色地表达了作者的价值取向——远离权贵的浮华,更欣赏普通人生活中那份真挚的热爱与闲适。牡丹在这里不仅是花,更成为不同生活态度的象征。最后两句看似平淡,实则饱含对朴素生活美学的赞美,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美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是否用心感受。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