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六首 其三

洛阳城里雪初消,流水天津尚有桥。
汉寝隋陵春寂寞,龙门伊阙晚岧峣。
相如完璧无遗恨,王子吹笙拟见招。
为报山人休索价,可能容我伴渔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城冬去春来的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向往隐逸生活的心情。

前四句写景:洛阳城的积雪刚刚融化,天津桥下的河水开始流动。汉朝和隋朝的陵墓在春天里显得格外冷清,傍晚时分的龙门山和伊阙山高耸入云。这里通过"汉寝隋陵"的寂寞,暗示历史的无情和王朝的更替。

五六句用典:借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表达自己没有遗憾;又用王子乔吹笙成仙的传说,暗示自己也有超脱尘世的愿望。这两个典故透露出诗人对功名无憾、渴望自由的心境。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告诉山中隐士不必讨价还价,表达了自己想要归隐山林、过渔樵生活的强烈愿望。"可能容我伴渔樵"这个问句,既带着向往,又透露出几分无奈,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心理。

全诗将洛阳春景与历史沉思相结合,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最终落脚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精神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让读者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能体会到诗人复杂的心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