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裳操

赫赫文考,秉德渊冲。
奕世而仁,八荒来同。
彼荒越裳,侏俪其音。
何以贽我,有斐驯禽。
驯禽伊何,耿介洁茂。
言荐文庙,言扰灵囿。
厥雊喔喔,厥羽鹤鹤。
天质应金,其音中角。
嗟予小子,敢尸国祥。
无怠无荒,敬勖嗣王。

现代解析

《越裳操》是一首歌颂周文王德行、赞美祥瑞之鸟的诗歌,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1. 赞美周文王的德行
开篇直接夸周文王(“文考”指周文王)品德高尚、胸怀宽广,用“赫赫”(显赫)、“渊冲”(深沉谦和)形容他的伟大。因为他仁德治国,连远方(“八荒”)的越裳国(可能指南方偏远小国)都来归顺朝贡。

2. 越裳国献上的神奇鸟
越裳人说着难懂的语言(“侏俪其音”),但他们带来的贡品很特别——一只高洁美丽的鸟(“驯禽”)。这只鸟羽毛洁白光亮(“耿介洁茂”),叫声清亮(“厥雊喔喔”),像鹤一样优雅(“厥羽鹤鹤”)。它的颜色像金属般闪耀(“应金”),叫声符合音律(“中角”),简直是天赐的祥瑞。

3. 谦虚自省,告诫后人
最后诗人以谦卑口吻说:我这样的普通人哪敢独占这祥瑞(“敢尸国祥”)?其实是在提醒周王的继承者:别懈怠荒废政务(“无怠无荒”),要像文王一样勤勉治国,才能永保祥瑞。

诗歌的魅力
- 象征手法:用越裳国远道而来、献上珍禽,侧面烘托周文王的威望。
- 以鸟喻德:祥瑞之鸟的纯洁高贵,暗喻文王的品德值得万邦敬仰。
- 政治智慧:表面是赞美,实则是委婉劝诫后代君王要效仿先王,勤政爱民。

总结:这首诗通过一个小国进贡的故事,既歌颂了贤君的魅力,又传递了“德行天下”的治国理念,最后落脚到对后继者的殷切期望,层次丰富,寓意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