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山坡羊_寓兴鹏抟九

寓兴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扬州鹤背骑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是眼。

冬日写怀

离家一月,闲居客舍,孟尝君不费黄齑社,世情别,故交绝,床头金尽谁行借?今日又逢冬至节。酒,何处赊?梅,何处折?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儹家私,宠花枝,黄金壮起荒淫志,千百锭买张招状纸。身,已至此;心,犹未死。

冬寒前后,归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自警

清风闲坐,白云高卧,面皮不受时人唾。乐跎跎,笑呵呵,看别人搭套项推沉磨,盖下一枚安乐窝。东,也在我。西,也在我。

失题

云浓云淡,窗明窗暗,等闲休擘骊龙颔。正尴九咸,莫贪婪,恶风波吃闪的都着淹,流则盈科止则坎。行,也在俺;藏,也在俺。

妆呆妆亻林,妆聋妆口吞,人生一世刚图甚?句闲吟,酒频斟,白云梦绕青山枕,看遍洛阳花似锦。荣,也在恁;枯,也在恁。

现代解析

这首散曲用直白泼辣的语言,道破了世态炎凉和人生百态,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看透世情,活出自我"。全篇由多个小令组成,每个段落都像一把锋利的小刀,划开现实社会的虚伪面具。

第一段"鹏抟九万"用夸张比喻开篇:有人幻想像大鹏一样高飞,腰缠万贯,在扬州过神仙日子。但笔锋一转指出现实残酷——英雄好汉也会穷困潦倒,世人都是势利眼("白眼看人"和"青眼相待"的典故)。这里用"白,也是眼;青,也是眼"的重复句式,强化了世态炎凉的讽刺。

第二段写冬至时节的落魄文人。连最慷慨的孟尝君都不会施舍一碗酸菜粥,朋友断绝往来,借钱无门。最后两个反问句"酒何处赊?梅何处折?"活画出文人连喝酒赏梅这种基本雅兴都难以实现的窘迫。

第三段讽刺贪得无厌之人。用"朝三暮四"的寓言,嘲笑那些不懂盛衰道理的蠢人。他们敛财纵欲,最终只会用钱买来罪状("千百锭买张招状纸"这个比喻特别辛辣)。最绝的是结尾"心,犹未死",活画出贪欲难消的丑态。

后面几段则展现另一种生活态度:在"冬寒垂钓"的段落里,渔夫即便冻伤也要坚持,暗示清贫中的坚守;"自警"段落直接宣告要按自己的方式活着,不管他人怎么看;最后的"失题"更是点明主旨:人生就该像云卷云舒般自在,能进能退,能显能隐,关键是要掌握主动权。

全篇最精彩的是那些生动比喻:把贪腐比作"买招状纸",把势利眼比作"青白眼",把自由比作"云卷云舒"。语言上大量使用重复句式("东也在我,西也在我")、对比手法(荣枯、行藏)、方言俗语("妆呆妆亻林"),形成一种既泼辣又幽默的独特风格。作者通过这种市井智慧告诉读者:看透这个嫌贫爱富的世界后,更要活出自己的节奏。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1]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