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政学以胡益阳陈东塾为宗,忆江汉服官,曾闻伟论;
先后与李邺园左湘阴同谥,正亚欧多故,畴拯时艰。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悼念晚清名臣张之洞的,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说的是张之洞的学问根基——他推崇胡益阳(胡林翼)和陈东塾(陈澧)的治国理念,回忆他在湖北当官时(江汉代指湖北),人们常听到他精辟的治国见解。"政学"指政治学术,"服官"就是做官。

下联讲他的历史地位——他和李邺园(李鸿章)、左湘阴(左宗棠)一样获得朝廷追封的谥号(古代对大臣的荣誉称号),但现在亚洲欧洲都动荡不安(指列强侵略),还有谁能像他那样拯救国家危难呢?"畴"是文言疑问词,相当于"谁"。

全联通过三个层次展现张之洞:
1. 学术渊源(师承谁)
2. 为政成就(在湖北的功绩)
3. 历史定位(与李鸿章、左宗棠并列)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一句:在列强欺凌中国的艰难时局下,像张之洞这样有能力救国的人才已经离去,暗含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这种将个人哀悼与国家命运结合的写法,让挽联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