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海歌
平沙浩浩丕无垠,黄雾四塞长风翻。
凭高极视目眩眴,漭泱巨浸坼混元。
谁欤远佩櫜与鞬,直跨地首摩天根。
十步九折愁攀援,瘴烟黯淡斿旗幡。
我闻导河出昆仑,贯纳忽兰兼赤宾。
宁知一脉遐荒存,灏气磅礴相吐吞。
皇舆地载穷垓埏,祀典崇列肸蛮尊。
陈以卣鬯投牺豚,远超岳渎陵厚坤。
百浤所进万马奔,泡泡汩汩还浑浑。
沮洳洄洑失晓昏,高泻直欲浮中原。
巨灵伸掌不敢扪,蓄束幸藉山为门。
阳乌咮缩鳌足蹲,下穴龙蜃蛟鼍鼋。
雄呿雌吟卵育繁,欲出不可层波掀。
霜飙中夜迷征轓,众星倒影何焞焞。
车舍旝积句陈垣,大若悬瓮小覆樽,分野莫辨牛斗痕。
有时天际生朝暾,白毫万丈惨不温。
玉龙露脊遥蜿蜿,乃是太古坚冰嶟。
汉家使者辞帝阍,远过大夏经乌孙。
枯槎安得通星源,沐日浴月摇心魂。
凿空或者乘鹏鹍,或行陟险随戎轩。
弓刀列帐千军屯,穷冬草落山顶髡,斧冰凿雪劳炮燔。
马蹄半脱骊与騵,车轴全折䡝与軘。
清角夜奏同哀猿,壮士僵立愁还辕。
何如排风驱九鲲,手握斗柄凌云骞。
下瞰大泽如盎盆,傥遇博望毋卮言。
凭高极视目眩眴,漭泱巨浸坼混元。
谁欤远佩櫜与鞬,直跨地首摩天根。
十步九折愁攀援,瘴烟黯淡斿旗幡。
我闻导河出昆仑,贯纳忽兰兼赤宾。
宁知一脉遐荒存,灏气磅礴相吐吞。
皇舆地载穷垓埏,祀典崇列肸蛮尊。
陈以卣鬯投牺豚,远超岳渎陵厚坤。
百浤所进万马奔,泡泡汩汩还浑浑。
沮洳洄洑失晓昏,高泻直欲浮中原。
巨灵伸掌不敢扪,蓄束幸藉山为门。
阳乌咮缩鳌足蹲,下穴龙蜃蛟鼍鼋。
雄呿雌吟卵育繁,欲出不可层波掀。
霜飙中夜迷征轓,众星倒影何焞焞。
车舍旝积句陈垣,大若悬瓮小覆樽,分野莫辨牛斗痕。
有时天际生朝暾,白毫万丈惨不温。
玉龙露脊遥蜿蜿,乃是太古坚冰嶟。
汉家使者辞帝阍,远过大夏经乌孙。
枯槎安得通星源,沐日浴月摇心魂。
凿空或者乘鹏鹍,或行陟险随戎轩。
弓刀列帐千军屯,穷冬草落山顶髡,斧冰凿雪劳炮燔。
马蹄半脱骊与騵,车轴全折䡝与軘。
清角夜奏同哀猿,壮士僵立愁还辕。
何如排风驱九鲲,手握斗柄凌云骞。
下瞰大泽如盎盆,傥遇博望毋卮言。
现代解析
《星宿海歌》是一首描绘西北高原壮阔景象的边塞诗,充满了雄浑苍茫的意境和探险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诗的魅力:
1. 震撼的自然景观
诗人用"平沙浩浩""黄雾四塞"等词描绘出无边无际的荒漠,狂风卷起沙尘遮天蔽日的场景。"漭泱巨浸"形容星宿海(黄河源头湖泊群)像撕裂天地般浩瀚,这些夸张的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西北高原那种吞噬天地的气势。
2. 艰难的探险历程
诗中详细描写了穿越险境的艰辛:十步九折的山路、瘴气弥漫的环境、霜雪交加的夜晚。通过"马蹄半脱""车轴全折"等细节,生动展现了古代使团或军队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特别是"斧冰凿雪劳炮燔"这句,让人联想到探险者在冰天雪地中生火取暖的艰难画面。
3. 神话般的想象
诗人把自然力量神化,比如"巨灵伸掌"(山神不敢触碰的洪水)、"阳乌咮缩"(太阳神鸟缩着脖子)等描写,将地理特征与神话传说结合,赋予自然景观神秘色彩。描写水底龙蛇繁衍的段落,更增添了星宿海作为黄河源头的神圣感。
4. 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诗中提到"汉家使者""大夏""乌孙"等历史地名,暗含张骞通西域的典故。通过古今对比,既展现了对历史开拓者的致敬,也流露出诗人对边疆探索的向往。"何如排风驱九鲲"的幻想,更表达了超越现实困境的豪情。
5. 独特的艺术手法
诗人大量使用生僻字和重复的偏旁(如"漭泱""泡泡汩汩"等),通过字形和读音的堆叠模拟水流声响和视觉上的连绵不断。这种语言实验让文字本身也成为了景观的一部分,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如实记录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又通过瑰丽的想象将其升华为精神图腾。在看似荒凉的边塞风光中,诗人看到了天地初开的混沌力量,这种对原始生命力的礼赞,正是边塞诗最震撼人心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