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模仿杜甫的风格,描写了诗人在皇宫值夜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公务在身却心系天下的文人情怀。
前两句"在宫墙边值夜班,何必羡慕神仙"用对比手法,点明主题:虽然值班辛苦,但能为朝廷效力比做神仙更有意义。这里用"瀛洲"(传说中仙人住的地方)反衬现实工作的价值。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先仰望"星象垂挂在宫殿上方",远眺"山河环绕着华丽的楼阁",这是夜班时看到的宏伟景象;接着"宫里的钟声随着更漏声渐渐消失","月光静静洒向未眠的人",用钟声、月光营造出深夜的静谧感。这些画面既展现皇宫的庄严,又透露出值夜的孤独。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在明光殿呈递奏章时,怎能忘记贾谊的忧国之心?"借用汉代贾谊关心国事的典故,突然把个人值夜的小场景,升华到心系天下的大情怀。这种从日常值班联想到国家大事的转折,正是杜甫式诗歌的典型特点。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星象/山河/钟声/月光"构建出既真实又诗意的夜班场景;二是通过"何必羡瀛洲""能忘贾谊忧"的对比,展现知识分子"累并崇高着"的精神世界;三是把枯燥的值班写得庄严动人,最后落脚到责任担当,完美诠释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士大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