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寺庙池塘里的金鱼,实则借物喻人,暗含深意。
前两句写金鱼长期藏在池底("韬隐"即隐藏),而寺庙墙壁上又新题了诗句。这里用"金鳞"代指金鱼,暗示它本有非凡潜质(龙鳞般闪耀),却甘于平凡。墙壁新诗则象征外界的变化与期待。
后两句笔锋一转,发出议论:如果金鱼真有龙的血脉和行云布雨的志向("霖雨志"指造福苍生的抱负),就不该一直蜷缩("蟠屈")在这小池塘里。诗人用"龙"字点破金鱼的潜在本质,通过"小方池"与"霖雨志"的强烈对比,形成思想冲击。
全诗精髓在于:借金鱼讽刺那些空有才能却安于现状的人。就像本该翱翔九天的龙,若满足于做池中观赏物,终究辜负了天赋使命。诗人用日常景物作比喻,提醒读者:人不应自我设限,当胸怀大志,方能不负此生。
宋伯仁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