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渡江的见闻和感受,语言简洁却富有深意。
首句"一帆又是过西陵"直接点明场景:诗人乘船又一次经过西陵渡口。"又是"二字透露出这是诗人熟悉的路线,暗示人生中不断重复的旅程。
第二句"天正寒时雨欲冰"用天气烘托心境。寒冷的天气、即将结冰的雨水,不仅写实,更象征着人生路上的艰难时刻。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第三句"心地自平潮自险"是全诗的核心。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险恶形成鲜明对比。意思是说:只要内心保持平和,哪怕外界风浪再大也不足为惧。这种处世智慧既是对自己的宽慰,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最后一句"回瞻绛阙认觚棱"笔锋一转,回望岸上宫殿的棱角。这个细节描写很有画面感,既交代了渡江时的具体场景,又暗含对仕途、对现实的思考。"绛阙"代表权力中心,"觚棱"象征规矩秩序,诗人远远回望这个象征体系,流露出复杂的心绪。
整首诗通过一次普通的渡江经历,表达了面对人生风浪时应有的态度:外界可以惊涛骇浪,但内心要始终保持平和。这种将日常景象与人生感悟相结合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具体的画面和意象,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智慧。
陈起
陈起,字辅圣,沅江(今属湖南)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历知宁乡、秭归、湘乡、萍乡等县(清嘉庆《沅江县志》卷二五)。嘉祐间为永州通判(清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