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大局诚危,只此教育问题,生机一线,我公首膺重寄,热肠共炙,壮志未酬,殁者抱恨以终,生者齐声痛哭;
人心不死,合醵老成遗相,大众同情,后起更有斯人,学界馨香,闾阎鼎祝,其功可镌磐石,其像当铸国门。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大白话讲,就是痛惜一位叫张百熙的教育界重要人物去世,同时歌颂他的贡献。

上联说的是:
当时国家形势很糟糕,教育是唯一的希望。张先生第一个扛起这个重任,满腔热情想干大事,可惜壮志未酬就去世了,让活着的人特别伤心。这里用"热肠共炙"形容他像火一样热情,"生机一线"比喻教育是救国的唯一出路。

下联说的是:
虽然人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大家凑钱给他立像纪念,说明都认可他的功劳。以后还会有像他这样的人继承事业,教育界会永远记得他,老百姓也会纪念他。最后两句说他的功劳应该刻在石碑上,塑像应该放在城门那么显眼的地方。

全篇感情真挚,用"痛哭""馨香"这些词表达强烈情感。通过对比"殁者"和"生者","老成"和"后起",既哀悼逝者又寄托希望。最妙的是结尾用"铸像国门"的夸张说法,突出他的伟大贡献,就像现在说"应该立铜像纪念"一样通俗有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