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寄杨子曼陀楼
蓉峰归卧否。
展金光明经,梦君南浦。
小筑延真,问散原经乱,梵天何处。
采药西崦,凭唤我,山中樵父。
老趁狂歌,江上秧田,杏花春雨。
连岁佳儿文度。
料手版疗饥,软红香土。
破屋宣南,有燕巢痕在,一官曾住。
故国荣州,无地种、苍松千树。
夜夜知心谁是,啼鹃万古。
展金光明经,梦君南浦。
小筑延真,问散原经乱,梵天何处。
采药西崦,凭唤我,山中樵父。
老趁狂歌,江上秧田,杏花春雨。
连岁佳儿文度。
料手版疗饥,软红香土。
破屋宣南,有燕巢痕在,一官曾住。
故国荣州,无地种、苍松千树。
夜夜知心谁是,啼鹃万古。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朋友杨子曼的深情寄语,用生活化的画面和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牵挂和自身漂泊的感慨。
上阕开篇就问朋友:你回到四川荣县(蓉峰)的老家了吗?我翻着佛经时,梦里总见到咱们在南浦分别的场景。"小筑延真"以下四句,用朋友父亲(散原老人)经历战乱后不知去向、朋友采药时还能想起叫我"山中樵夫"这些细节,展现两人知根知底的友谊。最后三句突然转到江南春景,用秧田、杏花、春雨这些明媚意象,反衬出漂泊中的孤独——这些美好都只能独自欣赏。
下阕先夸朋友儿子(文度)优秀,但马上转折:想必你为了生计(手版疗饥),还在繁华都市(软红香土)奔波吧?"破屋宣南"三句像镜头特写:北京宣武门南的旧居燕子巢还在,可你只是个小小官吏。接着思绪跳回四川老家:咱们荣州故土,现在竟找不到能种松树的地方了!最后两句最扎心:每个夜晚,只有杜鹃鸟的啼声懂我的心事,而这孤独感千年不变。
全词就像一封穿越时空的微信语音:时而念叨共同记忆(采药时互称樵夫),时而晒想象中对方现状(破屋燕巢),突然又发段江南随拍(杏花春雨),最后变成深夜emo(杜鹃啼血)。这种跳跃的叙事和今人发朋友圈时的"碎片化表达"异曲同工,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原来古人想念老友时,也会这样东拉西扯、欲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