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翻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诗并作唱和 其四

夜尽鸦不栖,地白湿秋露。
花庭明月中,人家望桂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静谧的景色,通过几个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清冷幽远的意境。

前两句"夜尽鸦不栖,地白湿秋露"写黎明时分的景象:天快亮了但乌鸦还没回巢,地面泛着白光,是被秋露打湿的痕迹。这里用"鸦不栖"的异常现象,暗示这是一个特别安静的夜晚,连鸟儿都忘记了归巢。

后两句"花庭明月中,人家望桂树"转换视角:月光照亮种满花木的庭院,有人家正仰望着桂树。这里的"望桂树"既可能是实写中秋赏桂的习俗,也可能暗含对月宫桂树的遥想,给画面增添了一丝神话色彩。

全诗妙在:
1. 用"鸦不栖"的反常细节衬托极致的宁静
2. "地白"与"明月"形成冷色调的光影呼应
3. 最后落在"望桂树"这个动作上,让静谧中突然有了人的气息
4. 短短20个字就完成了从地面到天空的视线转移

这种写法就像用手机拍了个短视频:先拍地面露水,镜头抬起拍到不归巢的乌鸦,再转向月光下的庭院,最后定格在望树的人影上。每个画面都带着秋夜特有的清凉感,让人读完后仿佛也跟着深吸了一口带着露水的空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