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董用均的长辈(尊称"丈")的祝寿诗。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回忆辉煌过去
前四句用"屈指""柏梁"等典故,含蓄地赞美老人曾是朝廷重臣(供奉班指高级文官),像汉代柏梁台联句的盛事一样才华横溢。说他并非因官职高(八座指尚书等高官)才尊贵,而是为后世留名(千秋)才暂时退隐。
2. 中间突显人物魅力
五六句用两个比喻:说他的文章像北斗星般指引文坛(吏部代指文采),退隐生活像东晋谢安在吴兴东山般风雅。这里"吴兴""东山"都是双关语,既指地名又暗含典故。
3. 结尾表达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用王母蟠桃的典故,说若能求得仙桃(象征长寿),愿助他炼就长生不老之术(瑶池是西王母居所),永远保持醉后红润的面容。这个结尾把祝寿主题写得既高雅又温馨。
全诗巧妙融合历史典故与现实祝福,通过"北斗-东山""仙桃-瑶池"等意象的对比,既展现了寿星的文采风骨,又传递了真挚的祝寿之情,展现出明代文人贺寿诗特有的典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