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 其四十五

携筇閒步望山行,竟日逍遥任野情。
上岭梯登危石侧,渡溪桥踏古槎横。
绿罗水皱岩根急,红锦霞舒海面明。
一轴咏怀高尚意,援毫因事偶吟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漫步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由自在的山居生活。

诗人拄着竹杖悠闲地眺望山路,整天都在山野间逍遥自在。他爬上陡峭的山岭,踩着险峻的石头;走过溪流上的小桥,桥面是用老树干搭成的。溪水在岩石间湍急流淌,泛起绿色的波纹;晚霞像红色锦缎般在海面舒展,映照出明亮的光彩。

整首诗就像一幅画卷,记录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感。他用笔写下这些景象,也表达了自己向往高尚生活的心境。诗中"逍遥"、"高尚"等词语,透露出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逸生活的满足和追求。

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诗人不用赶时间,不用应付俗务,可以整天在山里漫游,看溪水流淌,观晚霞变幻。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正是很多人内心向往却难以实现的。

释延寿

释延寿(九○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时,弃吏出家。初礼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寻谒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窦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明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徽宗崇宁间追谥宗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