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和以岁暮诗属和赋呈 其二

髯也群推医国才,绳床嘿为众生哀。
犹存亢激觇龙性,肯逐流传信鹤胎。
戎幄漫矜唐俭辈,清尊真验伯颜来。
沈冥谁念予头白,拚付悲吟日夜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友的赠答之作,字里行间充满对友人品格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年迈的感慨。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医者仁心的赞颂(前四句)
开篇用"髯也"亲切称呼蓄着长须的老友,说大家都推崇他是治国良才。这位友人虽然坐在简陋的绳床上(暗示生活清贫),却默默为百姓的苦难忧心。"亢激龙性"形容他像桀骜不驯的真龙保持刚直品性,"不信鹤胎"则说他不像普通人那样轻信传言(古代传说鹤是胎生,实为卵生,这里比喻不盲从流俗)。

2. 历史典故的对比(中间两句)
用唐代名臣唐俭(以直言敢谏著称)和元代丞相伯颜(以清廉闻名)的典故,既赞美友人兼具唐俭的谏臣风骨与伯颜的清正品格,又暗讽当下朝中缺乏这样的贤臣。

3. 白头诗人的自况(最后两句)
笔锋转向自己,用"沈冥"(沉沦)形容晚年境遇,满头白发的诗人只能把满腔悲愤化作日夜不停的吟咏。一个"拚"字(同"拼")道出将余生全部投入诗歌创作的决绝。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形象的并置:一边是刚正不阿的济世良臣,一边是白发苍吟的落魄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也流露出"英雄迟暮"的苍凉感。诗中"绳床""鹤胎"等意象既生动又含蓄,历史典故的运用自然贴切,展现出传统诗词"言近旨远"的艺术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