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 其四

出郭落月辉,涉涧山日昼。
客行路纡回,我影忽左右。
悬猿啸风枝,飞鸟来烟窦。
回瞻寒潭口,潇洒石泉溜。
东皋苗尚青,溪南稻多秀。
神胆何施为,物情自为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临川出发,穿过山野前往馀干途中的所见所感。全诗用行走的视角展开,像一组流动的风景镜头。

开篇"出郭落月辉,涉涧山日昼"用对比手法:走出城门时还能看见月亮余晖,而穿过山涧时阳光已照亮白昼,暗示旅途的漫长。接着用"客行路纡回,我影忽左右"生动表现山路曲折——行人影子忽左忽右,仿佛在和自己捉迷藏。

中间四句是山间特写:猿猴在风中摇荡的树枝上啼叫,飞鸟穿过云雾缭绕的山洞。回头望见寒潭出口处,清冽的泉水从石缝潇洒流下。这些画面有声音(猿啸)、有动态(飞鸟、流泉),充满野趣。

最后转向田园风光:东边坡地秧苗青青,溪南稻田抽穗累累。诗人由此感悟:大自然不需要刻意安排(神胆何施为),万物自有其生长规律(物情自为候),流露出对自然规律的赞叹。

全诗妙在将行走体验与景物观察结合,从黎明到白昼,从山野到农田,最后升华出哲理思考。诗人用"影子捉迷藏""猿猴荡秋千"这样活泼的意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行的乐趣与自然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