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两位学者朋友罗振玉(字叔蕴)和王国维(字静安)的赠诗,表达了对他们学问和人品的钦佩。
首联"越海乘桴去,吾思管幼安"用典:管宁(字幼安)是东汉末年避乱辽东的隐士,这里比喻罗振玉为躲避时局东渡日本。作者说自己很思念这位像管宁一样高洁的朋友。
颔联称赞罗振玉的学问贯通殷商甲骨文("殷甲子"指用天干地支纪日的甲骨文),气节如同坚守汉服的遗民(暗示罗在清朝灭亡后仍保持气节)。
颈联说罗振玉隐居却不觉得苦闷("遁世心无闷"),研究甲骨文的热情永不减退("蒐奇力未弹")。
尾联提到王国维("高名王彦考"),说他们志同道合,可以一起过清贫但高洁的生活("薇蕨"指野菜,象征清贫生活)。"同餐"二字既指共同生活,也暗含精神共鸣。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展现了三位学者在动荡时局中坚守学术、保持气节的精神风貌。语言含蓄但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学问的赞美,也有对他们人品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