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水关作

三过扬州十五年,中间日月似流泉。
平山花竹隋宫柳,又落东风一梦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时隔多年重游扬州的感慨,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表达了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

前两句"三过扬州十五年,中间日月似流泉"就像在说:"我这已经是第三次来扬州了,一晃十五年过去,时间就像山涧的溪水一样哗啦啦流走了。"用"流泉"比喻时间,既形象又带着一丝无奈。

后两句"平山花竹隋宫柳,又落东风一梦边"说的是扬州著名的景点:平山堂的花竹、隋炀帝行宫的柳树。但作者看着这些景物,感觉它们就像被春风吹落的梦境一样虚幻。这里的"东风"暗指春天,"一梦"则暗示这些美景虽然还在,但当年的心境和人事都已改变,就像做了一场梦。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数字"三过""十五年"制造强烈的时间对比
2. 把抽象的时间比作具体的流水,把现实的景物比作虚幻的梦
3. 通过扬州标志性景物的变迁,含蓄地表达人生无常的感悟
4. 语言看似简单,但"流泉""东风""一梦"等意象组合起来,营造出悠远惆怅的意境

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明明景物依旧,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这首诗写的就是这种每个人都体验过的时光流逝之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