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月夜场景,通过几个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邃的情感。
前两句"桂轮孤朗碧天宽,帘卷清光入座寒"写月亮高悬在辽阔的夜空,月光透过卷起的窗帘洒进来,带来一丝寒意。这里用"桂轮"代指月亮,既雅致又带着神话色彩。"孤朗"二字暗示了观月人的孤独心境,而"清光入座寒"则通过触觉感受强化了这种孤寂氛围。
后两句"底事明明人不荐,又移花影上栏干"最有意思。诗人似乎在问:月亮这么明亮,为什么没有人来欣赏呢?就在这疑惑间,月光已经悄悄移动,把花影投在了栏杆上。这里用月影的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一种"美景无人共赏"的遗憾。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月光串联起整个场景,从天空到室内再到栏杆,画面自然流动
2. 通过"孤""寒"等字眼营造静谧氛围,但又不直接说"我很孤独"
3. 最后两句把静态的月夜写活了,让读者感受到时光在静谧中悄悄流逝
4. 借月抒情,表达了一种知音难觅的淡淡惆怅
就像我们现代人拍下一张美丽的月光照片,却不知该分享给谁的感觉。诗人用简练的文字,把这种人人都可能体会到的微妙情绪捕捉得恰到好处。
释普济
释普济,俗姓张,清流(今属福建)人。住县北归仁里狮子岩,好赌博饮酒。理宗嘉熙间卒。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五引《临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