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放下比争夺更需要智慧。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说现象:人们总爱争着走捷径("千歧捷"指各种投机取巧的路),但主动放弃荣誉("辞荣")却像下棋时关键一步那样难。就像现在很多人挤破头争名利,但能主动退出竞争的人很少。
后两句用乌龟脱壳的妙喻讲道理:作者说人要像乌龟主动脱壳一样学会"放下"。乌龟壳本是保护,但过度依赖反而束缚成长。这个比喻特别形象——我们追求的荣誉地位就像龟壳,开始是保护,久了就成负担。最后一句"试作个般看"像朋友聊天,邀请读者亲自试试这种生活态度。
全诗亮点在于:把深奥的"放下哲学"转化成乌龟脱壳这样接地气的画面,没有说教感。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拼命获取,而在于懂得何时放手,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很有启发。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