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钱塘江畔的古今对比,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
前四句用"新寺"与"旧宫城"的对比展开:路人指着新建的寺庙,说这里曾是帝王宫殿。诗人不禁思考:这座大殿曾见证多少朝代更替?而在此建庙的僧人又来自何方?通过建筑功能的转变,暗示权力与宗教的交替。
五六句"日边行塔影,天外送钟声"是精妙的动态描写:阳光下佛塔的影子缓缓移动,远处传来悠扬钟声。这两个画面既展现寺庙的庄严,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意味。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帝王之气早已消散(王气元无了),何必还要像秦始皇那样凿山断脉来镇压王气(秣陵典故)?这里用反问语气,表达了对人为干预历史进程的否定,认为兴衰本是自然规律。
全诗以寺庙与宫殿的时空转换为主线,用平实的景物承载厚重的历史思考,最终得出"盛衰无常,顺其自然"的哲理。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能让读者在具体意象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
董师谦
董师谦,号南江,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别院省试赋魁,为平江府教官(《书斋夜话》卷四)。今录诗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