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苍云上人还金陵

沧波秋色远,一苇渡江东。别路风沙外,还山幻住中。

碧云诗欲拟,苍雪笔偏工。去矣成千里,椷书寄塞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苍云上人)乘船返回金陵的情景,充满了秋日的萧瑟与离别的惆怅。

前两句“沧波秋色远,一苇渡江东”勾勒出宏大的画面:秋日苍茫的水波向远方延伸,僧人像一片苇叶般轻盈地渡江向东。这里用“一苇”既写实(小船),又暗含达摩“一苇渡江”的典故,赋予僧人超然的气质。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离别与归途:“别路风沙外”写送别时的尘世艰辛,“还山幻住中”则转向僧人回归的清修生活。“碧云诗欲拟”说诗人想用碧云般清澈的文字相赠,“苍雪笔偏工”却赞叹僧人自己的诗笔(或佛法)如苍雪般纯净高妙。

最后两句“去矣成千里,椷书寄塞鸿”将情感推向高潮:僧人远去千里,诗人只能托南飞的鸿雁传书。这里“塞鸿”既是秋日实景,又暗含“鸿雁传书”的典故,把思念之情寄托于自然之物。

全诗用秋色、碧云、苍雪等冷色调意象营造空灵意境,通过“渡江-离别-归山-寄情”的叙事脉络,既赞美僧人超脱的风骨,又流露诗人真挚的惜别之情。最妙的是把佛法修行(幻住)、诗歌创作(碧云诗)与自然景物浑然交融,展现出唐代送别诗特有的含蓄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