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短短十个字,却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戳破了封建帝王虚伪的面具。
前一句"哀痛不下诏"说得特别讽刺——皇帝逃难时明明自己吓得要死,却不肯正式下罪己诏向百姓认错。这里的"哀痛"根本不是真心为民,而是装模作样的表演。就像现在某些领导出事时嘴上说"痛心",实际半点责任都不担。
后一句"登封谁上书"更绝。皇帝逃到蜀地后,居然还有官员想拍马屁,建议搞封禅大典(古代帝王最看重的自我贴金仪式)。但连拍马屁的人都找不到了,说明政权已经烂到根子里。就像今天某些企业快倒闭了,中层干部还在提议办豪华年会。
诗人用这两句对比,活画出晚唐僖宗时期的荒唐:上面是装腔作势的皇帝,下面是阿谀奉承的官僚,整个系统都在上演荒诞剧。最厉害的是诗人一句评论都没加,但每个字都在冷笑,让读者自己品出这黑色幽默。这种"用事实说话"的讽刺手法,比直接骂人更锋利。
李琪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琪少举进士、博学宏辞,累迁殿中侍御史,与其兄李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末帝时,为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二人多所异同。琪内结赵岩、张汉杰等为助,以故顷言多沮。顷尝掎摭其过。琪所私吏当得试官,琪改试为守,为顷所发,末帝大怒,欲窜逐之,而岩等救解,乃得罢为太子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