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

捻指过三月,又当春夏交。
花残蜂课蜜,林茂鸟营巢。
芳草生青霭,新篁长绿梢。
风骚将断绝,谁有续弦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捻指过三月,又当春夏交"用"捻指"这个动作形容时间飞逝,转眼间春天就要过去,夏天即将到来。这种表达既形象又亲切,就像我们平时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样。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
- "花残蜂课蜜":春花开始凋谢,但蜜蜂还在忙着采蜜。"课"字用得巧妙,把蜜蜂采蜜比作上课学习,显得生动有趣。
- "林茂鸟营巢":树林茂密,鸟儿忙着筑巢。一"茂"一"营",动静结合。
- "芳草生青霭":青草茂盛,远看像笼罩着一层青色雾气。
- "新篁长绿梢":新竹的嫩梢正在生长。这两句用"青霭""绿梢"描绘出富有层次感的绿色世界。

最后两句"风骚将断绝,谁有续弦胶"是诗人的感慨:美好的春光即将消逝,谁能像传说中的续弦胶(一种能接续断弦的神奇胶水)那样,把春天留住呢?这里用典自然,把对春光的不舍表达得既含蓄又深情。

整首诗就像一幅生动的暮春画卷,通过蜂、鸟、草、竹等意象,展现了春天最后的热闹与生机。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季节变化,最后那个"谁能留住春天"的感叹,特别能引起共鸣,让人读来既感受到美景,又体会到淡淡的惆怅。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