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世贤学士邵文敬太守同饮复春杨氏玉河寓馆联句 其一

盆池香散一株红(程),杯酒临轩醉晚风(李)。
病起故人刚下马(邵),别来豪论欲吞虹(程)。
夜深明月当窗白(李),天阔流云堕地空(邵)。
拟剪碧筒寻后约(程),吟坛高起玉河东(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好友在杨氏玉河寓馆聚会时的场景,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和文人雅趣。

前两句写聚会环境:花盆里一株红花散发香气(程敏政),大家临窗举杯,在晚风中微醺(李世贤)。这里用"香散""醉晚风"营造出惬意舒适的感觉。

中间四句写聚会情景:邵文敬病刚好就赶来赴约(邵珪),大家久别重逢,高谈阔论豪情万丈(程敏政)。夜深时明月照进窗户(李世贤),辽阔夜空中流云低垂(邵珪)。这几句通过"豪论欲吞虹"的夸张比喻,展现了文人相聚时的意气风发,又用"明月""流云"的意象烘托出清雅意境。

最后两句写聚会结束:大家约定下次还要一起喝酒作诗(程敏政),在这玉河东岸的诗坛再续雅集(李世贤)。"碧筒"指酒杯,"吟坛"指诗社,表现出文人们以诗酒会友的雅兴。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花香、晚风、明月等意象,营造出闲适雅致的氛围,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时的典型场景。诗中三人联句的形式,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以诗会友的交际方式。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