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深甫

往卜颍上居,徒爱颍上人。
巢由节并世,管鲍必相亲。
而我与夫子,阡陌东西邻。
正可白首游,岂计中道分。
人生莫自必,一别俄六春。
入践西掖垣,出乘两朱轮。
佐时乏明略,来往徒纷纷。
上愧洗耳翁,下惭图霸臣。
念欲投劾去,结茅复从君。
摅我宿昔意,寄声谢水滨。

现代解析

这首诗《寄深甫》是宋代诗人刘敞写给朋友深甫的一封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渴望归隐的心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向往。

逐段分析:

1. 回忆往昔,珍惜友情:
诗人回忆过去曾想搬到颍上居住,因为喜欢那里的朋友。他把朋友比作古代著名的隐士巢父、许由,以及知心好友管仲、鲍叔牙,说明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诗人与深甫曾是邻居,本希望能一起白头到老,却无奈中途分别。

2. 人生无常,仕途疲惫:
诗人感叹人生难以预料,一别就是六年。他在官场中奔波,虽然身居高位(“西掖垣”指中书省,“两朱轮”指高官的车驾),却觉得自己缺乏治国才能,忙碌却无意义。他感到愧疚,既比不上洗耳的隐士(指清高的人),也比不上辅佐霸业的能臣(指有作为的人)。

3. 渴望归隐,追随友人:
诗人内心矛盾,最终决定辞官(“投劾”),去山中盖茅屋,和深甫一起隐居。他想实现过去的愿望,并托人传话给住在水边的深甫,表达自己的心意。

诗歌精髓:

* 真挚的友情: 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珍视贯穿全诗,用古代贤士比喻友情,凸显其深厚。
* 官场与隐逸的矛盾: 诗人厌倦官场的虚伪和忙碌,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反映古代文人的普遍心态。
* 朴素的语言,深沉的情感: 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无奈、愧疚和向往。

现代启示:

这首诗让我们思考:
* 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平衡事业与内心的追求?
* 真正的友情是否经得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
* 面对现实的无奈,我们是否敢于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诗人最终选择追随内心,辞官归隐,这种勇气和对友情的坚守,至今仍能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