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楼
鬻熊城郭绕苍苔,万叠烟岚亦壮哉。
平地窥觎心未惬,重楼徙倚眼初开。
据襟风月争新入,刮目江山破迥来。
日落三峨知处所,云浮双阙欲崔嵬。
胡床不愧庾公兴,奕簟还思杜老才。
更待携衾尽清景,夜深栏槛逼昭回(明周明复《全蜀艺文志》卷六)。
平地窥觎心未惬,重楼徙倚眼初开。
据襟风月争新入,刮目江山破迥来。
日落三峨知处所,云浮双阙欲崔嵬。
胡床不愧庾公兴,奕簟还思杜老才。
更待携衾尽清景,夜深栏槛逼昭回(明周明复《全蜀艺文志》卷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白云楼时看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感。
开头两句用"鬻熊城郭绕苍苔"描绘古老城墙爬满青苔的历史感,"万叠烟岚亦壮哉"则展现云雾缭绕的群山壮观景象。这里通过城墙与自然的对比,凸显了时光流逝中永恒的自然之美。
中间部分写登高望远的体验。"平地看不满足,登上高楼眼界大开"——这两句生动表达了登高才能见远的道理。接着用"清风明月争相涌入眼帘,熟悉的江山突然变得陌生而新奇"的比喻,描写了登高后豁然开朗的新鲜感受。日落时分看到峨眉山,云雾中浮现的城楼更显巍峨,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雄浑的山水画卷。
最后四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闲适心境。像东晋庾亮那样随意坐在胡床上赏景,像杜甫那样在棋局中寻找诗意,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最后"等到带着被褥来欣赏清夜景色,深夜的栏杆仿佛要触碰星空"的想象,将整首诗的意境推向空灵悠远的境界。
全诗通过空间转换(平地-高楼-星空)和时间流动(白昼-日暮-深夜)的描写,把登高望远的视觉体验与内心感悟自然融合,既有雄浑的山水气象,又有细腻的个人情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