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宿州三首(录一首)

野水围城郭,寒涛叠女墙。
文章通上国,姓氏隐他乡。
夜月千峰雪,晨风满剑霜。
长歌人不识,把酒托清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文人漂泊他乡的苍凉心境,通过几个层次展现了他的精神世界:

第一联"野水围城郭,寒涛叠女墙"用洪水包围城墙、寒浪拍打矮墙的景象,暗示诗人身处困境。就像现代人遇到工作生活的重重压力,这些自然意象实际是诗人内心苦闷的投射。

第二联"文章通上国,姓氏隐他乡"形成强烈对比:虽然才华足以在京城立足("上国"指首都),却被迫隐姓埋名流落异乡。这就像今天有才华的北漂,明明有能力却找不到施展平台。

第三联"夜月千峰雪,晨风满剑霜"用昼夜交替的意象,写尽孤独。月光把群山照得像积雪,清晨的寒霜凝结在剑上,这些冷色调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彻夜难眠的孤寂。

最后"长歌人不识,把酒托清狂"是点睛之笔:纵情高歌却无人理解,只能借酒装疯卖傻。这种"清狂"不是真疯,而是怀才不遇者保护自尊的方式,就像现代人用"躺平"来掩饰内心的不甘。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完全融合,每个意象都是心理写照。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惨",但通过野水、寒涛、雪峰、剑霜这些意象,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他冰冷孤独的生存状态。最后饮酒装狂的举动,更凸显了知识分子在现实困境中保持精神尊严的倔强。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